塵埃粒子計數器能夠實時監測空氣中微小顆粒的數量和大小分布,為控制污染提供科學依據。然而,為了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正確的操作方法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正確使用
塵埃粒子計數器,并提供一些實用的操作建議。

一、準備工作
1、環境評估
在使用塵埃粒子計數器之前,先需要對工作環境進行全面評估。了解房間布局、通風系統及潛在污染源,有助于選擇合適的采樣點和位置。確保環境溫度和濕度處于適宜范圍內,因為這些因素會影響粒子的行為特性及測量結果。
2、設備檢查
檢查設備及其配件是否完好無損,特別是激光源、光學傳感器和采樣泵等關鍵部件。確認所有連接牢固,防止漏氣或信號干擾。根據制造商的說明書進行開機前的校準檢查,確保處于良好工作狀態。
二、校準與設置
1、零點校準
零點校準是為了消除背景噪聲對測量結果的影響。通常在清潔環境中進行,關閉采樣泵,讓儀器運行幾分鐘,記錄并存儲零點值。定期進行零點校準,特別是在更換濾芯或長時間未使用后,以保證測量精度。
2、流量校準
流量校準用于確保進入的空氣流量穩定且符合設定值。使用標準流量計或其他校準裝置,調整流量控制器直至達到要求。不同應用場景下所需的流量可能有所不同,需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調整。
3、參數設置
根據待測環境的標準和要求,設置適當的測量參數,包括粒子大小范圍、采樣時間及報警閾值等。大多數型號支持預設程序,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或創建新的程序。
三、操作流程
1、采樣位置選擇
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,避免靠近風口、門縫或其他可能產生局部高濃度粒子的區域。對于潔凈室,通常按照ISO標準規定的網格法進行布點。確保采樣點周圍無障礙物,避免影響空氣流動和采樣效果。
2、啟動采樣
將其放置在選定的采樣點,打開采樣泵開始采集空氣樣本。觀察顯示屏上的實時數據,確保各項參數正常。如果配備有遠程監控功能,可以通過計算機或移動設備實時查看和記錄數據。
3、數據記錄與分析
在完成每個采樣周期后,及時記錄下測量結果及相關信息,如采樣時間、地點和環境條件等。這些數據不僅有助于后續分析,還可作為質量控制的依據。使用專業軟件進行數據分析,生成報告并存檔。定期對比歷史數據,判斷空氣質量變化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