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流量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的校準需遵循嚴謹流程,以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結合KQ-4011大流量28.3L臺式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的特性,其校準具體流程如下:
1. 校準前準備:首先,選擇具備資質的校準機構,如儀器生產廠家或通過國家認可委(CNAS)認可的第三方計量機構。校準人員需檢查計數器外觀是否有損壞,確認儀器型號、編號等信息,并準備好校準所需的標準粒子發生器、流量校準裝置、溫濕度計等設備,同時確保校準環境的溫濕度、潔凈度等條件符合儀器校準要求,一般溫度控制在20℃ - 25℃,相對濕度在40% - 60% ,且在潔凈室內進行,防止外界粒子干擾校準結果。
2. 外觀及功能檢查:仔細檢查KQ-4011的全304不銹鋼機身是否有劃痕、變形,7英寸高清大屏顯示是否正常,觸摸屏操作是否靈敏,各功能按鍵是否能正常響應。開啟儀器,檢查數據存儲、導出功能,如20000組大容量數據存儲及U盤一鍵導出PDF文件功能是否正常,確保人機交互界面操作流暢,400個房間點位預設、20位用戶管理等功能運行無異常。
3. 流量校準:使用高精度的流量校準裝置,將其與KQ-4011的采樣入口連接。KQ-4011具有28.3L的大流量采樣功能,設置儀器分別運行在不同流量檔位,讀取并記錄儀器顯示的流量值。對比標準流量值與儀器顯示值,若偏差超出±5%的允許范圍(以KQ-4011為例),通過儀器內置的流量調節功能,利用流量傳感器與智能算法實現的流量實時自調節系統,對流量進行校準,直至儀器顯示流量與標準流量的誤差在規定范圍內。
4. 粒徑檢測校準:利用標準粒子發生器產生已知粒徑和濃度的標準粒子,如0.1um、0.5um、5um等不同粒徑檔(KQ-4011可檢測至0.1um)。將標準粒子引入計數器的檢測區域,KQ-4011基于光散射原理和光電傳感技術對粒子進行計數。記錄儀器對不同粒徑標準粒子的計數結果,與標準粒子的實際濃度和粒徑進行比對。若粒徑分布誤差超過±20%,或濃度示值誤差在0.5μm粒徑下超過±20%FS(以KQ-4011技術參數為例),則需對儀器的光學檢測系統和信號處理系統進行調整和校準,確保對各粒徑粒子的檢測準確無誤。
5. 激光光源校準:KQ-4011配備10年長壽命進口半導體激光二極管,這是檢測的核心部件。使用專業的光功率計測量激光二極管的輸出功率,若功率下降超出規定范圍,或激光波長發生偏移,會影響粒子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性。此時需對激光二極管進行校準或調整,必要時按照廠家要求進行更換(需每年標定),校準后再次驗證激光光源的性能,確保其穩定可靠。
6. 數據準確性驗證:完成上述校準步驟后,再次對儀器進行全面測試。使用不同濃度和粒徑分布的標準粒子樣本,模擬實際檢測場景,對KQ-4011進行多次重復檢測,檢查其重復性相對誤差是否<±5%(以KQ-4011為例)。同時,驗證審計追蹤、日志管理等功能是否正常記錄校準過程和結果,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,符合FDA 21CFR PART11規范要求。
7. 出具校準證書:校準完成且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后,校準機構會出具詳細的校準證書,注明校準依據、校準項目、校準結果、校準日期等信息,確認儀器在當前狀態下符合校準標準,可繼續投入使用。用戶應妥善保存校準證書,作為儀器計量合格的重要憑證 。